社科成果

    社科成果

    网站首页 > 正文

    成果| 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24-06-24

    《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

    作者: 杨文臣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7

    摘要

    《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论证了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乃一体同源、互为表里的关系,并通过对精神分析的深入解读,揭示了生态问题形成的心理动因,进而结合精神分析的诊疗方法和社会历史批判为生态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此外,本书还初步开展了精神分析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对话,以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复兴,也更好地助力生态问题的解决。

    成果基本情况

    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是作者杨文臣国社科基金项目“环境美学与美学重构”之后,关于生态问题研究的又一成果,融入了作者多年来对生活的体验、观察和反思,是一部跨学科的、有深度的力作。

    成果主要内容

    一、论证母性法则是精神分析和生态思想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二者得以展开有效对话的前提。

    二、追溯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兴起,探讨从心理学途径寻找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的可能性。

    三、采取史论结合的方式,从精神分析学家们对于神经症成因的种种解释入手,论述神经症乃现代工业文明的孳生物,进而探讨精神危机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

    四、对精神分析疗法展开深入探讨,思考将个体神经症的治疗理念施用于精神分析诊疗室之外的可能性及其方案,为普遍性的精神问题也为生态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五、开展精神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精神分析是对西方哲学的一种反动,是要引领我们弱化过于强大的个体意识、理性意识,与心灵的自然、生命的自然取得和解。这样一种思维取向,与中国古典哲学不谋而合。道家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儒家的“家园意识”,禅宗对个体意识的消解,都与精神分析存在相通之处。

    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一、“环境危机就是精神危机”,目前学界应对这一危机的举措主要限于意识层面——大力普及和弘扬生态意识,本书致力于探讨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寻找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创新和开拓意义。

    二、精神分析在治疗实践上并不成功,因为要想彻底治愈神经症,必须改变为其提供动力的社会文化土壤。其实,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价值,并不次于其在神经病学领域的价值。本书关注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正有助于把精神分析从举步维艰的神经病学领域中“解救”出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实现其价值。

       三、目前我们正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但这种复兴有浅薄地流于话语和符号层面的危险。开展精神分析与传统文化的对话,让富于生态智慧的传统文化参与到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命精神和生存方式的组建中,对于更好地复兴传统文化,以及进一步丰富生态思想,都是有价值的。

    作者简介

    杨文臣,文学博士,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环境美学与美学重构》《孙方友小说艺术研究》《墨白小说关键词》五部。


    常用信息

    嘉兴大学银行开户信息

     户       名:嘉兴大学

     账       号:1204068009049001258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秀洲支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30000470009050B

    组织机构代码

    47000905-0


    地址:嘉兴市广穹路899号    邮编:314001    © Copyright 2013 - 2022 嘉兴大学人文社科处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