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推荐单位 |
1 |
浙江流动人员亲权履行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
崔兰琴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2 |
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社区性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社区的调查 |
郭竞成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3 |
浙江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的绩效考察 |
陈欣欣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与重构——以浙江省城市低保家庭调查为例的研究 |
祝建华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5 |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与政策实施绩效评价研究 |
刘国岩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6 |
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骆建艳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杭州新移民聚居空间现状、问题及其支持需求调研——以杭州城西若干移民社区为例 |
赵衡宇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8 |
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实施现状与绩效评价 |
许光 |
浙江省委党校 |
浙江省委党校 |
9 |
浙江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社会支持对策 |
周绍斌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10 |
杭州公共自行车造型美学与“公共性”功能的调查研究 |
谷丛 |
中国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11 |
盲人触觉识别系统的需求和对策研究 |
叶玲红 |
浙江科技学院 |
浙江科技学院社科联 |
12 |
浙江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可行性调研 |
薛群慧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 |
13 |
浙江省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及相关就业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
傅梅烂 |
浙江传媒学院 |
浙江传媒学院 |
14 |
新医改背景下“新农合”满意度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 |
余维臻 |
浙江树人大学 |
浙江省财政学会 |
15 |
浙江省社区残疾人健身路径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
肖丽琴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6 |
浙江省空巢中老年人心理适应及其层级支持现状调查的研究 |
杨芳 |
杭州师范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17 |
浙江省农民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调研——以杭州地区为例 |
张健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 |
18 |
“两分两换”土地制度实施现状及群众满意度调查 |
翁胜斌 |
嘉兴学院 |
嘉兴市社科联 |
19 |
宁波市医患纠纷第三方处理制度的绩效评价研究 |
朱晓卓 |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
宁波市社科联 |
20 |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和对策 |
邢海燕 |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 |
21 |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浙江省发达地区的推进模式及启示——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诸暨市为例 |
卢芳霞 |
绍兴市委党校 |
绍兴市社科联 |
22 |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以磐安县为例 |
郑朝灿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金华市社科联 |
23 |
浙江新农村建设中山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及政策研究 |
马章良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经济学会 |
24 |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
陈莉 |
温州医学院 |
温州医学院社科联 |
25 |
居住证政策在浙江实施效果评估及发展研究 |
赵耸婷 |
温州医学院 |
温州医学院社科联 |
26 |
水利枢纽库区环境治理对策研究——基于珊溪水利枢纽库区的调查 |
陈方丽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温州市社科联 |
根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及浙社科联发[2010]9号文件要求,现将有关课题研究及完成课题的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课题研究要求
从“第三方评价”的角度,对浙江省已出台的特别是近两年出台的具体的惠民政策、制度或法规的实施效益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要在梳理、分析具体惠民政策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该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政策配套、资金保障、制度运行、实施效果、实施人员和受惠群体的评价等,并借鉴比较省内外、国内外的成功做法,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项惠民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成果完成要求
课题完成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报告应有针对性,简明扼要,包括现状评估、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等。现状评估既要总结成绩,也要分析各种条件,问题分析要突出重点,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每篇最终研究成果字数一般控制在1万字左右。
课题完成并上报成果的时间为2010年6月底。成果请直接发至省社科联学会处邮箱:zjsslxhc@vip.163.com
3、课题立项方法及奖惩措施
①本次课题采取预立项的方式。经省社科联组织相关专家审读成果后,视课题最终成果的质量,再发文确定课题的编号和类别(重点课题、年度课题),确定正式立项课题。
立项课题成果参加7月底8月初由省社科联与省财政学会、省统计学会联合召开的“浙江民生论坛”(暂名),并编入《浙江民生报告》之六,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②立项课题给予一次性经费资助,重点课题资助6000-8000元,年度课题资助4000-5000元。
③作者在公开发表或内部呈送课题成果时,应在显著位置注明“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财政学会民生调研课题成果”字样,并把发表报刊的复印件、成果的社会反响等情况,及时上报省社科联。
课题成果获得省领导重要批示或被采纳应用的,或以“浙江民生调研课题”名义在国家级报纸上发表的,酌情另予奖励。
④对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研究任务的预立项课题,或者专家认定成果质量低劣的,取消立项资格。
省社科联联系处室:学会处;
联系人:刘东、黄获;
联系电话:87053205、87057496、87050499;
地址:杭州市省府路省府二号楼3047、3010室(邮编310025)。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