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推荐单位  | 
| 
  选题方向1:民营经济和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共17项)  | 
| 
 1  | 
 嘉兴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特征及其对策思考  | 
 吴晓东  | 
 市统计学会  | 
| 
 2  | 
 关于嘉兴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 
 胡晓云  | 
 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 
| 
 3  | 
 关于嘉兴企业集团的调查与思考  | 
 陆金甫  | 
 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 
| 
 4  | 
 嘉兴市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 
 张一兵  | 
 市金融学会  | 
| 
 5  | 
 “二次创业”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以嘉兴工业园区发展为例  | 
 许  翔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6  | 
 关于产学研结合多样化助推民企“二次创业”的研究  | 
 陈云忠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7  | 
 关于洪合镇羊毛衫专业市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建议  | 
 姜林卫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8  |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以海盐县为例  | 
 朱玫瑛  | 
 海盐县社科联  | 
| 
 9  | 
 民营企业提高技术开发投入促转型升级研究  | 
 杨丽萍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扶持嘉兴市本级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政策路径研究  | 
 刘永泉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1  |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 
 谭  华  | 
 嘉兴学院  | 
| 
 12  |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以嘉兴为例  | 
 魏  巍  | 
 嘉兴学院  | 
| 
 13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嘉兴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二次创业  | 
 杨行翀  | 
 嘉兴学院  | 
| 
 14  | 
 我市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  | 
 张学刚  | 
 嘉兴学院  | 
| 
 15  | 
 市本级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对策研究  | 
 钱大可  | 
 嘉兴学院  | 
| 
 16  | 
 嘉兴地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蒋  宇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7  | 
 嘉兴市民企“二次创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海宁经编产业集群为例  | 
 潘霄雅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2: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研究(共7项)  | 
| 
 1  | 
 南湖区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 
 沈岱峰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2  | 
 当前海宁生猪养殖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分析  | 
 沈建明  | 
 海宁市委宣传部  | 
| 
 3  | 
 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分析  | 
 叶祝女  | 
 市委党校  | 
| 
 4  | 
 企业与村结对发展农村经济助推生猪养殖业转型研究  | 
 李爱香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5  | 
 嘉兴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中环境治理的金融支持研究  | 
 李  燕  | 
 嘉兴学院  | 
| 
 6  | 
 进一步推进嘉兴市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的制度与对策研究  | 
 宋伟杰  | 
 嘉兴学院  | 
| 
 7  | 
 嘉兴市生猪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 
 杨惠芳  | 
 嘉兴学院  | 
| 
  选题方向3: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共15项)  | 
| 
 1  | 
 深入推进嘉兴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 
 徐  勇  | 
 市新农村研究会  | 
| 
 2  | 
 南湖区城乡一体化新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 
 张  洁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3  | 
 集聚农民市民化的姚庄模式研究  | 
 蒋星梅  | 
 嘉善县委宣传部  | 
| 
 4  | 
 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平湖市为例  | 
 程  悦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5  | 
 海盐县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 
 吴国生  | 
 海盐县社科联  | 
| 
 6  | 
 培育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家庭农场——以海盐县为例  | 
 吴  亮  | 
 海盐县社科联  | 
| 
 7  |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文化传承研究  | 
 范洪保  | 
 海宁市委宣传部  | 
| 
 8  | 
 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统筹方式创新——以桐乡为例  | 
 楼海波  | 
 桐乡市委宣传部  | 
| 
 9  | 
 嘉兴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农民满意度调查  | 
 何建东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嘉兴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蒋丽霞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1  | 
 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 
 孙超红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2  | 
 城乡发展一体化视阈下嘉兴市“农转非”人员就业影响因素与社会政策研究  | 
 胡  平  | 
 嘉兴学院  | 
| 
 13  | 
 嘉兴市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 
 王彦峰  | 
 嘉兴学院  | 
| 
 14  | 
 城镇化进程中嘉兴市郊区农村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研究  | 
 张英红  | 
 嘉兴学院  | 
| 
 15  | 
 关于提升嘉兴地区乡村文化墙形象建设的研究  | 
 于  田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4:水环境治理研究(共6项)  | 
| 
 1  | 
 嘉兴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 
 李健忠  | 
 市环保局  | 
| 
 2  | 
 深化水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赵群乐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3  | 
 南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 
 王  斌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4  | 
 嘉兴市水环境治理分析  | 
 金兴华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5  | 
 嘉兴内河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 
 曹小明  | 
 市委党校  | 
| 
 6  | 
 河长制推进嘉兴水环境治理研究  | 
 佟树成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选题方向5:加快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研究(共14项)  | 
| 
 1  | 
 嘉兴新国资功能及其转型的若干思考  | 
 施建松  | 
 市国资委  | 
| 
 2  | 
 嘉兴市区经济转型发展主要特征与问题研究  | 
 李国明  | 
 市统计学会  | 
| 
 3  | 
 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  | 
 吴贵敏  | 
 市财税学会  | 
| 
 4  | 
 加强资源要素整合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研究  | 
 孙建华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5  | 
 政策扶持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调查与研究  | 
 赵建峰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6  | 
 关于促进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的研究  | 
 张少初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7  | 
 加快嘉兴现代临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陈舟风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8  |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下的嘉兴市引资策略研究  | 
 蔡玉娟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9  | 
 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弱化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研究  | 
 陈伟军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加快市本级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嘉兴市楼宇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 
 陈  灿  | 
 嘉兴学院  | 
| 
 11  | 
 加快开展市区“两退两进”工作的对策研究  | 
 张建华  | 
 嘉兴学院  | 
| 
 12  | 
 嘉兴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 
 佘明龙  | 
 嘉兴学院  | 
| 
 13  | 
 家族企业董事会治理对内控效率的影响  | 
 冯  晓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4  | 
 信息对称性、棘轮效应与预算卸责的关系研究  | 
 许  诺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6: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共23项)  | 
| 
 1  | 
 嘉兴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 
 朱永根  | 
 市发改委  | 
| 
 2  | 
 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保障问题思考  | 
 朱和林  | 
 市国土资源局  | 
| 
 3  | 
 嘉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张全跃  | 
 市统计学会  | 
| 
 4  | 
 嘉兴市区城市化问题研究  | 
 蒋新民  | 
 市统计学会  | 
| 
 5  | 
 金融支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顾志军  | 
 市农村金融学会  | 
| 
 6  | 
 资金效率视角下的嘉兴市城镇化模式研究  | 
 汤钟尧  | 
 市金融学会  | 
| 
 7  | 
 南湖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卜京伟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8  | 
 关于新型城镇化下推进嘉兴现代网络型田园大城市的研究  | 
 钱正良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9  |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 
 吴海平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10  |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以海盐为例  | 
 刘  磊  | 
 海盐县社科联  | 
| 
 11  |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及其路径探讨——以海宁市为例  | 
 朱  彪  | 
 海宁市委宣传部  | 
| 
 12  | 
 县域视野下城镇化建设现实路径选择  | 
 许  枫  | 
 桐乡市委宣传部  | 
| 
 13  | 
 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研究  | 
 卿  瑜  | 
 市委党校  | 
| 
 14  | 
 市场经济视角下浙江小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嘉兴姚庄、王江泾、崇福三个省级试点镇的实证研究  | 
 洪和根  | 
 市委党校  | 
| 
 15  | 
 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研究  | 
 唐动亚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 
 16  | 
 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初探  | 
 刘  迪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 
 17  | 
 生态绿道网推进嘉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杜  辉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8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对消费增长拉动作用实证研究——以嘉兴为样本  | 
 刘  勇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9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 
 钟在明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20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 
 陆晓琴  | 
 嘉兴学院  | 
| 
 21  | 
 嘉兴市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  | 
 朱薇婷  | 
 嘉兴学院  | 
| 
 22  | 
 嘉兴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 
 张  平  | 
 嘉兴学院  | 
| 
 23  | 
 城镇化建设与失地农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 
 夏  磊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7: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共6项)  | 
| 
 1  | 
 “四化”同步视阈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嘉兴小城市培育的实践为例  | 
 朱莹莹  | 
 市委党校  | 
| 
 2  | 
 完善信息服务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研究  | 
 余允球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3  | 
 新型“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阻碍因素与政策选择  | 
 朱  岩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4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低成本食品安全溯源应用系统的研究  | 
 陈建新  | 
 嘉兴学院  | 
| 
 5  | 
 嘉兴市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研究  | 
 郁  晓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6  | 
 类型测度视角下企业物流信息化路径选择:以连杭经济区为例  | 
 林骁邦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共24项)  | 
| 
 1  | 
 嘉兴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 
 杨克建  | 
 市发改委  | 
| 
 2  | 
 加强第三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  | 
 王根良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 
 3  | 
 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 
 邬亚甫  |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 
 4  | 
 “营改增”政策对嘉兴物流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 
 费锦泉  | 
 市财税学会  | 
| 
 5  | 
 加快嘉兴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研究  | 
 徐黎源  | 
 市经济学会  | 
| 
 6  | 
 关于现代物流产业引进与培育的研究  | 
 周小明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7  | 
 南北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研究  | 
 李美根  | 
 海盐县社科联  | 
| 
 8  | 
 海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 
 戴海华  | 
 海盐县社科联  | 
| 
 9  | 
 资本视角下会员制民营机构养老模式探析——以海宁市琳轩养生源为例  | 
 庄晓丹  | 
 海宁市委宣传部  | 
| 
 10  | 
 以文化创新提升发展旅游产业  | 
 沈红英  | 
 桐乡市委宣传部  | 
| 
 11  | 
 嘉兴市旅游业与长三角旅游圈融合问题研究  | 
 张正国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 
 12  | 
 基于游客特征的嘉兴红色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 
 陈许红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3  | 
 嘉兴市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新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 
 顾玲妹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4  | 
 加快嘉兴市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 
 何卫中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5  | 
 移动商务视野下的嘉兴市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创新研究  | 
 孔祥金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6  | 
 嘉兴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 
 马  涛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7  | 
 地方特色旅游景区外语解说系统构建的探讨  | 
 王  音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8  | 
 加快发展嘉兴市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 
 褚连娣  | 
 嘉兴学院  | 
| 
 19  | 
 本地化的信息交互式旅游模式初探——以嘉兴南湖旅游为例  | 
 姜  霄  | 
 嘉兴学院  | 
| 
 20  | 
 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嘉兴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  | 
 李  亚  | 
 嘉兴学院  | 
| 
 21  | 
 “营改增”税务试点对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李郁明  | 
 嘉兴学院  | 
| 
 22  | 
 基于需求拉动,提升嘉兴工业设计行业培育机制的研究  | 
 滕水生  | 
 嘉兴学院  | 
| 
 23  | 
 结合嘉兴地区产业特色的工业设计理念推广与促进设计转化研究  | 
 许熠莹  | 
 嘉兴学院  | 
| 
 24  | 
 嘉兴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 
 李  俊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9: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研究(共10项)  | 
| 
 1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业创新城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 
 李  卓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2  | 
 嘉兴市职业学校实施学生创新创业引领工程的实践与研究  | 
 鲍加农  | 
 嘉兴教育学院  | 
| 
 3  | 
 以助推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加快培育嘉兴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研究  | 
 刘  莉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4  | 
 嘉兴外贸出口创新引领战略研究  | 
 徐娟娟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5  | 
 长三角县域产业转型发展研究—以全国首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嘉善为例  | 
 尤小燕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6  | 
 嘉兴市产学研虚拟知识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陈艾华  | 
 嘉兴学院  | 
| 
 7  | 
 技术创新引领嘉兴工业行业结构效益提升的对策研究——兼与绍兴、台州的比较  | 
 何爱华  | 
 嘉兴学院  | 
| 
 8  | 
 分布式知识资源环境下嘉兴市制造业创新设计模式研究  | 
 王艳敏  | 
 嘉兴学院  | 
| 
 9  | 
 政府引导、创投管理  支持嘉兴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研究  | 
 陈中放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0  | 
 以创意经济引领嘉兴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  | 
 孙福兵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10:健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共10项)  | 
| 
 1  | 
 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陈雅琴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2  | 
 以村级“文化礼堂”为载体助推海盐农民美好精神家园建设  | 
 干郑琴  | 
 海盐县社科联  | 
| 
 3  |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创新嘉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 
 张赞梅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4  | 
 嘉兴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调查与政策法律对策研究  | 
 童建华  | 
 嘉兴学院  | 
| 
 5  | 
 嘉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张娇萍  | 
 嘉兴学院  | 
| 
 6  | 
 嘉兴市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周述荣  | 
 嘉兴学院  | 
| 
 7  | 
 城镇化过程中嘉兴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研究  | 
 朱小烽  | 
 嘉兴学院  | 
| 
 8  | 
 学校与家庭、社区深度合作的模式与方法:美国亲师行动研究(PTAR)及对嘉兴教育的启示  | 
 毛作祥  | 
 嘉兴学院  | 
| 
 9  | 
 加快推进嘉兴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  | 
 李彦俊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0  | 
 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 
 张娃庆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11: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共13项)  | 
| 
 1  | 
 嘉兴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沈建明  | 
 市编委办  | 
| 
 2  | 
 法治思维: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 
 尹立栋  | 
 市检察学会  | 
| 
 3  | 
 嘉兴市民间信仰活动研究  | 
 马继宁  | 
 市统战理论学会  | 
| 
 4  | 
 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谢立昕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5  |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 
 沈世芳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6  | 
 平湖市党员文化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创新研究  | 
 孙晓云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7  | 
 新生代新居民利益诉求以及满足对策研究  | 
 张  勇  | 
 海盐县社科联  | 
| 
 8  | 
 志愿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以海宁义工为例  | 
 姚建新  | 
 海宁市委宣传部  | 
| 
 9  | 
 桐乡市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社会组织、公民参与为视角  | 
 许  威  | 
 桐乡市委宣传部  | 
| 
 10  | 
 嘉兴市社区矫正实践的调查分析  | 
 姜仿其  | 
 嘉兴学院  | 
| 
 11  | 
 基于公民社会视角下的志愿服务功能研究——以海宁市义工协会为例  | 
 刘央央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2  | 
 中观社会资本视域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于海宁城区社区居家养老调查数据分析  | 
 朱  计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3  | 
 嘉兴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的困境与对策  | 
 谢捷琼  | 
 嘉兴教育学院  | 
| 
  选题方向12: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共11项)  | 
| 
 1  | 
 加强“虚拟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方俊良  | 
 市委组织部  | 
| 
 2  | 
 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周梅芳  | 
 市机关党建研究会  | 
| 
 3  | 
 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的实践与思考  | 
 边明亮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4  | 
 “一把手”权力阳光运行的实践与思考——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  | 
 汤  洁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5  | 
 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生态学运用研究——以秀洲区为例  | 
 厉瑛栋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6  | 
 嘉兴打造外资企业党建高地的路径选择——基于平湖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 
 陆红权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7  | 
 党的群众路线在嘉兴基层的探索实践  | 
 徐连林  | 
 市委党校  | 
| 
 8  | 
 “红船精神”引领下的基层党员的量化考核体系的创新研究  | 
 陈致远  | 
 嘉兴学院  | 
| 
 9  | 
 高校不合格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探析——以嘉兴学院为例  | 
 郑志强  | 
 嘉兴学院  | 
| 
 10  | 
 建设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问题研究  | 
 叶颖蕊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11  | 
 嘉兴农村基层廉政建设法治化研究  | 
 姚  莉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13:践行“勤善和美”当代嘉兴人共同价值观研究(共11项)  | 
| 
 1  | 
 地方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嘉善县“善”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刘  武  | 
 嘉善县委宣传部  | 
| 
 2  | 
 嘉兴善缘文化及其实践  | 
 单惠芳  | 
 市委党校  | 
| 
 3  | 
 践行“勤善和美”当代嘉兴人共同价值观研究  | 
 梁齐伟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 
 4  | 
 微时代如何践行“勤善和美”的当代嘉兴人共同价值观研究  | 
 雷梅珍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 
 5  | 
 以“勤善和美”的价值观引领市民道德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 
 何晓梅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6  | 
 “勤善和美”共同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  | 
 陈红新  | 
 嘉兴学院  | 
| 
 7  | 
 构筑嘉兴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勤善和美”价值观践行研究  | 
 郭维平  | 
 嘉兴学院  | 
| 
 8  | 
 嘉兴“最美”现象的伦理探究  | 
 许惠芬  | 
 嘉兴学院  | 
| 
 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与嘉兴人文精神的传承和超越  | 
 冯  光  | 
 嘉兴学院  | 
| 
 10  | 
 弘扬“勤善和美”价值观对推进嘉兴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 
 周  钰  | 
 嘉兴学院  | 
| 
 11  | 
 基于“善”的价值观的“最美嘉兴人”评选与践行“勤善和美”共同价值观研究  | 
 张  猛  | 
 嘉兴学院  | 
| 
  选题方向1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研究(共20项)  | 
| 
 1  | 
 试论建设文化消费综合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刘  虹  | 
 市发行工作者协会  | 
| 
 2  | 
 南湖区城市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对策思路  | 
 黄振华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3  | 
 关于新塍传统美食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曹志斌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4  | 
 关于乡镇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 
 李芝伟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5  | 
 产业融合视野下秀洲文化产业“跨界”发展研究  | 
 张忠惠  | 
 秀洲区委宣传部  | 
| 
 6  | 
 关于沈荡镇渔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 
 祝旭虹  | 
 海盐县社科联  | 
| 
 7  | 
 以名人文化助推桐乡文化产业的发展  | 
 张  华  | 
 桐乡市委宣传部  | 
| 
 8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与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 
 光  飞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9  | 
 嘉兴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韩  旭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城市化加速进程中“中国掼牛”文化业态创新机制研究  | 
 王怀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1  | 
 城市有机更新中的“掼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张华新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2  | 
 恩格尔定律视野下嘉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 
 刘桂林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13  | 
 对嘉兴文化产业发展特色的研究  | 
 汤翠娥  | 
 嘉兴学院  | 
| 
 14  | 
 嘉兴市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 
 叶晟婷  | 
 嘉兴学院  | 
| 
 15  | 
 嘉兴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实证研究  | 
 张芳  | 
 嘉兴学院  | 
| 
 16  | 
 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旅游的思考--以嘉兴市为例  | 
 董文鸳  | 
 嘉兴学院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西塘纽扣产业研究  | 
 刘艳梅  | 
 嘉兴学院  | 
| 
 18  | 
 嘉兴市民的手机移动阅读行为及市场策略研究  | 
 袁顺波  | 
 嘉兴学院  | 
| 
 19  | 
 促进嘉兴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法律机制研究  | 
 邵培樟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20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研究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郦姝绮  |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 
| 
  选题方向15: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传承研究(共3项)  | 
| 
 1  | 
 嘉兴市本级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传承研究  | 
 陈  炜  | 
 南湖区委宣传部  | 
| 
 2  | 
 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传承研究——以平湖市为例  | 
 周水观  | 
 平湖市委宣传部  | 
| 
 3  | 
 城市有机更新视域下的历史文化传承  | 
 李  佳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